YE CHANG NEWS
当前位置:阜阳KTV招聘网 > 阜阳热点资讯 > 阜阳学习/知识 >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2022-12-06 09:00:34 发布 浏览 834 次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岂曰”二句:此句前探下“王于兴师”省“王未兴师”一句。意思是说:(王未兴师之时)难道王会说:“你无衣,我有棉袍我们共穿。”这是说王平时根本不考虑人民的寒暖。衣:上衣。

袍:棉袍。《毛传》:“袍,襺也。”孔颖达《疏》:“纯著新棉名为襺,杂用旧絮名为袍。……虽著有异名,其制度是一,故云:袍,襺也。”

于:语助词,同“曰”、“聿”。兴师:出兵。

“修我”二句:是王兴师时对国人说的话,言到用武之时,便似乎亲为一家。戈:一种长柄兵器,平头带横刃。

泽:“襗”字之借。襗(zé):贴身的内衣。

戟(jǐ):一种长柄兵器,合戈矛为一体,一端有直刃,刃侧又有月牙状的横刃相连,既可直刺又可横击。

作:起,指参战。

裳:裙式下衣。

【品评】 此诗探下承上,皆有省文,实乃秦人刺秦王之好战和不能与人民同欲,在表现手法上用了将前后两种态度进行对比的办法。

这首诗一般都看作慷慨激昂、精神振奋、表示决心之作,其实是表达比较隐晦、表现手法比较含蓄的刺诗。“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是说的一般情况下,即国家没有事、国君用不着老百姓情况下的态度,未明言“王未兴师”(之时),但探下文“王于兴师”之时说:“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则首二句的意思自明。

说这首诗带有含蓄特征,还因为用了互文见义的表现手法。王未兴师之时不可能说“无衣”则“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之时,则除了说“修我戈矛,与子同仇”之外,还会说:“无衣”则“与子同袍”,好像一下便消弭了君臣上下、贵族平民的鸿沟。诗共三章,略易数字,反复揭露统治者的欺骗手段。在隐晦之中表现出一种直率,这就是秦地民歌的含蓄。本诗突出地带有秦地诗歌这种质直真率的特征。

此诗每章五句,句四言,节奏性强。《秦风》中除《车邻》、《黄鸟》中有三言句,《小戎》中有一个五言句,《权舆》为杂言之外,皆四言句式,给人以整齐美与比较突出的节奏感,同前面所选《召南·殷其雷》、《邶风·式微》、《鄘风·桑中》、《王风·黍离》、《君子于役》、《君子阳阳》、《扬之水》、《中谷有蓷》、《采葛》、《郑风·将仲子》、《萚兮》、《狡童》、《褰裳》、《扬之水》、《溱洧》、《齐风·还》、《猗嗟》、《魏风·园有桃》、《陟岵》、《伐檀》等不同。这并不是偶然的。

总之,《无衣》一诗较典型地表现出秦地诗歌的特色。

您可能感兴趣

首页
发布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