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 CHANG NEWS
当前位置:阜阳KTV招聘网 > 阜阳热点资讯 > 阜阳学习/知识 >  【评析】此则在手稿中原居第二十则具体举证说明词中隔与不隔的区

【评析】此则在手稿中原居第二十则具体举证说明词中隔与不隔的区

2022-07-30 07:13:28 发布 浏览 631 次

【评析】

此则在手稿中原居第二十则,具体举证说明词中隔与不隔的区别。王国维虽出语简约,但意旨不离乎此。

王国维对周邦彦似乎一直存在着矛盾心理:一方面,认为其创意之才少,作品缺少深远之致,特别是艳词品格低下;另一方面,又认为周邦彦言情体物,穷极工巧,堪居第一流词人之列。这里王国维特别举出周邦彦“叶上”三句,认为其得荷花之神理,可以说是对此前批评周邦彦词较少深远之致的一种调整。所谓神理,义近神韵,是指传达出所咏之物的精神与韵味。前面王国维分析词之雅郑,有“在神不在貌”之说,而手稿上的“神”即原作“神理”的。“叶上”三句写宿雨之后,初阳洒照池塘荷花荷叶,用“清圆”来形容荷叶,用“举”来描写荷花挺拔之貌,用“一一”形容池塘荷叶之满及荷花盛开之状,确实将一幅清新而鲜活的场景展现在读者面前。而且语言自然顺畅,以不隔之语写不隔之景,所以为王国维极力赞赏。

同样是写荷花,姜夔的《念奴娇》、《惜红衣》却是另外一种情形。周邦彦是写丽日岸边观赏荷花,而姜夔则是写水中观荷,《念奴娇》更是写夜间观荷,故姜夔笔下的荷花,其形象一直在隐约迷离之中,而《惜红衣》则将写人、写荷融合为一,也难以分辨出人与荷的区别。这大概是王国维认为如“隔雾看花”的原因所在。通过这一则的说明,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王国维“隔与不隔”说的理论局限。因为随着咏物的角度、时间、宗旨不同,这种或暗或明、或隔或不隔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但其间似不能以高下而论,只是描写方式以及审美观念之不同而已。

三七

东坡《水龙吟》咏杨花],和均而似元唱];章质夫词],原唱而似和均。才之不可强也如是!

] 东坡《水龙吟》咏杨花:即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 和均:即和韵、次韵,指用他人原韵唱和的诗词。元唱:即唱和诗词中首唱的作品,其韵字和韵序均为后来所和诗词所遵循。

] 章质夫:即章楶(1027—1102),字质夫,浦城(今属福建)人。《全宋词》存其词二首。章质夫《水龙吟·杨花》:“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杨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欲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苏轼的《水龙吟》咏写杨花,虽然是次韵别人的作品,却像没受到任何限制的原唱一样;而章质夫的词,虽然是原唱,但跟苏轼的相比,却好像是次韵之词。词人的才华高低,真的是不能勉强,也很难改变的。

【评析】

此则在手稿中原居第二十七则。此则看似比较苏轼与章楶两首《水龙吟》的高下,其实乃借和韵一事,提出“才”的问题,从而为进一步轩轾南北宋的高下奠定基础。

苏轼次韵章楶的这首《水龙吟》确实出手不凡,而且格调高远,将咏物词所需要的妙在形神、离合之间的韵味表现得异样出色。起句“似花还似非花”一句即领起全篇,“似花”处重在描摹杨花的形态,“似非花”处则借杨花的茫然飘舞写出离人的情怀。所以在苏轼笔下,杨花与离人是若即若离的,得咏物词之正体。章楶的原唱也是清丽可喜,尤其对杨花的轻飞乱舞写得神情毕肖,如“闲趁游丝”六句,堪称神来之笔。章楶在写杨花之外也写离人,不过,两者基本上是分别描写,在杨花与离人的“若即”上不免留有遗憾。这大概是王国维分出苏轼与章楶高下的原因所在了。一般而言,原唱因无所依傍,可以从容骋才,容易写出特色;而次韵则因限于原韵,又要在原唱之外翻出新意,显得较难。所以王国维自称作词“尤不喜用人韵”的。这是创作的一般情形。但苏轼的次韵词却超出了章楶原唱词的水平,这就涉及才能大小的问题了。

此前数则王国维不断强调着创意的重要,但创意其实与词人的创作才能有关。苏轼天纵其才,故无论原唱、次韵,均能高出他人,这完全是才华的驱使。而南宋词的唱和之风甚盛,其实是将词当作一种消遣应酬的工具了。这一方面使词的创作渐渐脱离了真性情,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南宋词人在才华上的欠缺。所以“才之不可强也如是”,不仅针对苏轼与章楶二人,也宛然是针对北宋与南宋两个朝代的。但客观而论,王国维是以北宋的眼光来看待南宋的词了,所以其对南宋词的诸多评论,不免夹杂着较多的意气在内。

您可能感兴趣

首页
发布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