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晋小子
从这个表中可以看出来,晋穆侯有两个儿子:长子姬仇,少子姬成师。这本来没有什么问题,但晋国大夫师服一针见血地指出穆侯给两个公子取名时的荒谬。因为穆侯讨伐仇敌条国时,长子降生,所以取名为姬仇,次子降生时恰逢晋军攻取千亩时大胜,所以取名姬成师。
姬仇作为嫡长子,将来是肯定要继承晋侯大位的,怎么取了个不伦不类的名字;而“成师”又是当时人普遍认同的美名,含有“成就大事”的意思。师服认为嫡庶取名倒置,将来晋国必有争位大祸。
虽然师服的观点带有浓厚的唯心主义色彩,但谁也没想到师服居然一语成谶,晋穆侯去世后,晋国果然出现了庶子夺位的闹剧。说来好笑的是,鸠占鹊巢的不是姬成师,而是穆侯另外一个庶子殇叔。不过姬仇也不是个省油的灯,想私吞属于我的蛋糕,那就别怪兄弟我不客气了。三年后,姬仇带着自己的嫡系人马,闯进宫里,杀掉了殇叔,自立为晋侯。
谥号同样是“文”,晋文公姬重耳的知名度远远强于晋文侯姬仇,但姬仇的功业其实并非微不足道,只不过被姬重耳耀眼的光芒给遮掩住了。我们都知道十三经之一的《尚书》,而晋国(包括曲沃小宗)的所有君主,能单独入选《尚书》的,只有晋文侯姬仇,这可不是一般的政治待遇。
晋文侯之所以有这样的待遇是因为姬仇杀掉了与周平王同时自立为王姬余臣,替平王解决了心腹大患,这一年是公元前760年。姬宜臼非常感激姬仇的出手相助,所以当着天下人的面,给予了姬仇极高的评价。如果从这个角度看,晋文侯姬仇才是春秋第一霸,因为这一年,春秋小霸郑庄公姬寤生才刚继位不久,更遑论齐桓晋文了。
晋文侯辅佐周平王,“于是乎定天子”,也是晋国大宗在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自晋文侯之后,晋国大宗出现了大问题。公元前746年,姬仇去世,太子姬伯即位。就在当年,姬伯把自己的叔叔,也就是姬成师封在了曲沃(今山西闻喜),号称曲沃桓叔,此年姬成师五十八岁。
对于姬伯为什么要封姬成师,史载不详,但倾向晋国大宗的晋统治高层对姬伯的这个举止非常不满,认为姬伯这是在自掘坟墓。对于姬成师的评价,《史记》只留下了九个字,“好德,晋国之众皆附焉”。说明姬成师人品端正,行为举止以德为先,在晋国高层内部拥有很高的支持率,人皆归附。
另外还有一点,晋国的国都在翼(今山西翼城),面积并不大,而姬成师受封的曲沃在当时却是个大城,“曲沃邑大于翼”。如果把姬成师留在翼城,无兵无势,姬成师也闹不出多大动静,但一旦放虎归山,后果不堪设想。
历史上有一个相似的例子,一千年后,东晋简文帝司马昱在宗室内部辈分、威望最高,“道化宣流,人望攸归,为日已久”。所以桓温废掉海西公司马奕之后,从众人所请,迎立司马昱。
曲沃桓叔姬成师的辈分、威望、地位和司马昱差不多,引起晋国大宗的惊恐是很正常的。有人就放出风声,说:“晋之乱其在曲沃矣。末大于本而得民心,不乱何待!”
这位“君子”的唯物主义判断,很快就得到了证实,虽然姬成师年近六旬,但野心勃勃,想推翻侄子姬伯,自己做晋侯。由此可见,姬成师这个人也是王莽、司马昱之流的伪君子,打着仁德的旗号为自己谋私利。
司马昱虽然想当皇帝,但在侄孙司马奕被废的政治事件中,司马昱并没有多掺和,那都是桓温干的好事。姬成师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冬虫夏草,为了做晋侯,他暗中和自己的嫡系潘父密谋于室,由潘父出手做掉姬伯,然后迎姬成师入翼城即位。
计划很完美,公元前739年,潘父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杀死了姬伯,然后派人去曲沃通知姬成师率兵入翼。潘父和姬成师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即晋国大宗的势力并没有因为姬伯被杀而有所减弱,特别是晋国大宗控制的军事力量。
姬成师打点好行装,兴冲冲地去翼城,准备做晋侯,没想到迎头被晋国大宗敲了一棒。晋军应该是在路上设了埋伏,等姬成师的人马过来时,下山打兔子,结果毫无准备的姬成师被打得找不着北,狼狈逃回曲沃骂娘。
- 软件实施工程师是做什么的[图]
- 如何轻松应对压力面试?[图]
- 医师证怎么考,需要什么条件[图]
- 签三方协议时需要注意什么?[图]
- 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注意皮肤卫生五要点[图]
- 新生儿出血性疾病[图]
- 妈妈怎样给新生儿洗澡?[图]
- 7个月婴儿的一日食谱安排举例[图]
- 做一个能吃的快乐准妈妈[图]
- 你患有baby恐惧症吗?[图]